四年半,我終於在今天離開了這一間待了四年半的公司。
在這四年半當中,我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快樂的,充滿想法的,興致勃勃地想要去完成一些理想的。雖然最後完成的也值得拿出來說嘴的事情不多,但絲毫不影響我的快樂的心情。一直到今天,我依然以如此這般的心情踏出這間公司。
在這四年半當中,我也看到了身旁的絕大部分人,很多時間都是不快樂的,他們也充滿想法,但大多數是負面的想法,負面到使自己沒有力氣去思考理想是什麼,理想在哪裡,以及為什麼還要待在這裡。一直到今天,他們依然覺得我的快樂是應該,因為我可以離開而且我選擇離開,他們的不快樂也是應該,因為他們走不了或是不願意走。
在這四年半當中,公司不僅從來沒賺過錢,連燒錢的速度都幾乎跟高鐵列車一樣快。快樂的人不多,士氣低落,似乎是一間不賺錢的公司難以擺脫的原罪與宿命。在不賺錢的公司裡,很難找到快樂的人。因為不賺錢,所以有人問為什麼不賺錢,是不是因為你沒做好,還是因為你,還是你,還是你,還是你,於是有人答,才不是因為我,你怎麼不說他,還是他,還是他,還是他。你今天從背後張家長捅我,明天就不要怪我暗地裡李家短戳你,亨,什麼玩意兒。大老闆也會有被逼得沒辦法的一天,所以策略要調整,東調調,西調調,亂槍打鳥,於是組織也要跟著東轉轉,西轉轉,七葷八素。結果是,在賺錢的那一天到來以前,只看結果的人都變得不高興了,因為沒人能對戳人被戳給一個交代,更沒人能對調整策略調整組織卻還是不賺錢給一個交代。
唉,何必呢,工作不就是一份工作嗎,幹嘛什麼事都要別人給交代?難道自己就不能給自己一個交代,一個簡簡單單的交代就足夠了,就可以不用這麼累,這麼不快樂了。從第一天進公司開始,我給自己的交代就是,我今天成長了嗎?成長了,就夠了。要讓自己成長絶對不是一件困難的事,任何一件小事都可以讓自己成長,我決定要寫這一個部落格,而且強迫自己每天盡量能針對一件公司發生的事或是閱讀到的一篇文章寫一篇文章,也是一種讓自己成長的方法。一間從一開始就很容易地賺錢的公司能夠讓人成長的地方也會很多,但不會讓你有這麼深刻的感覺,因為一切都像是理所當然,一切都不覺得有什麼不對。一間從一開始就在掙扎求生存的公司就不一樣,因為每一件事都有可能不對,每一件事都會強迫人思考到底有沒有問題,是不是因為策略有問題所以不賺錢,客戶定位對嗎?產品定位對嗎?產品線會不會太少?行銷方法是不是有問題?業務主管是不是夠 qualified?業務部門的人數夠多嗎?行政部門的人數又會不會太多了一點?部門之間的合作是不是有狀況?人力資源需不需要作調整?採購策略是不是要改變?大老闆作的每一項策略及組織變動,背後的目的和他的思考模式是什麼?天哪,可以問的問題太多了,每一個問題都可以讓自己有獨立思考的空間,也都可以讓自己慢慢建立一套企業運作的模型,這個模型會很強健,因為有太多 feedback 可以讓我們 fine tune,這個模型不會讓你背起來到處抄,因為你知道這個模型背後的每一個意義及由來,這個模型和到一間健全公司學習兩年複製到的模型絕對不一樣,那種模型是死的,但這一個是活的,活蹦亂跳到生命力旺盛而你不自知。最後,也許有那麼一天選擇離開,你很清楚地知道並不是因為在這裡不快樂,而是因為想去尋找有沒有會讓自己更快樂的地方,而且你也會很清楚,不管新的地方是什麼樣子,你都還是會很快樂,因為你的人生觀已經轉變了。
對於那些曾經對我說,嘿,恭喜阿,你可以走了,怪不得你看起來這麼高興的人,我的回應一向是,嘿,感謝,不過四年半中你那天看我不快樂了呢?:-) 這是我的離職感言,希望可以讓大家,不單單是這間公司的人,都可以更快樂一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